毒辣紫外線,別來侵襲我的嫩肌! 話說,夏天南台灣的艷陽,還真不是鬧著玩的。
正所謂預防勝於治療,自從伊麻大學時曾在布魯樂谷領教過艷陽送的禮物後,
(皮膚泛紅、刺痛、脫皮) 現在伊麻只要是去玩水 都一定會做防曬,也就沒有再曬傷了。
氣象資料中,常提供紫外線指數,當指數達7至9,為過量級,曝晒20分鐘會晒傷。
當指數達10至15,為危險級,只要15分鐘就被灼傷。
防晒的原則,簡單的說,是「能避則避,能擋則擋」,避免於早上11點至下午2點曝曬陽光,
再運用物理性和化學性的保護層來抵擋。(使用陽傘、可抗UV400的墨鏡、寬邊帽子及薄衣物遮蔽和防曬乳等。)
伊麻來分享一些防曬、曬傷處理原則給大家:
1.曬前15分鐘抹好防曬。 (防曬最重要)
並不是要花10-15分鐘皮膚才能吸收防曬乳,而是當你在曝曬汗如雨下時,
防曬乳很難附著在冒汗的肌膚上。提早個幾分鐘擦,讓防曬乳不會被汗洗掉,
也才能有比較好的防曬效果。)
若出門前忘了擦防曬乳,伊麻也會在想到時,拿濕紙巾冰鎮快沸騰的皮膚,
等肌膚穩定些了,不再狂冒汗時,才擦上防曬,畢竟遲擦總比沒擦好。
2. 挑對防曬乳之玩水請挑防水款的防曬
SPF= 擦了防曬品後,延長皮膚被UVB曬紅時間的倍數
例如,黃種人一般為15分鐘會曬紅,當買SPF20的防曬品,則曬紅時間約為:
20(SPF係數)× 15(本身會曬紅的分鐘數)=300分鐘=5小時
所以係數越高,代表的是防曬的時間越長,而不是越強。
因為會流汗或下水會沖掉防曬乳,故防曬乳是需要補擦的。
所以係數不是越高越好,SPF50機本上就夠戶外玩水活動了。
PA = 擦了防曬品後,延長皮膚被UVA立即性曬黑時間的倍數
例如,一般為15分鐘會曬黑,當買PA+++的防曬品,則曬黑時間約為:
8(PA + + + 約等於PPD 8)× 15(本身會曬黑的分鐘數)= 120分鐘 =2小時
6(PA + + 約等於PPD 4-8)× 15(本身會曬黑的分鐘數)= 90分鐘 =1.5小時
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產品上標示「抗汗及抗水性」有何意義?
所謂「抗汗(sweat-proof)」是指在大量流汗下防曬劑可維持三十分鐘的效能,而「抗水(water-proof)」則是指在大量流汗下防曬劑可維持八十分鐘的效能;它們非常適合從事水上活動、游泳、運動出汗或平時易出汗的族群使用,於日曬前15-30分鐘均勻塗抹,活動中亦須適當補強。
3. 防曬擦兩層且勤補擦
如上所述,伊麻不想曬紅也不想曬黑,所以伊麻為了不曬黑,挑PA + + + 的防曬乳,伊麻約須要2小時補擦一次。既然都要兩小時補擦一次了,基本上大於50的SPF係數對伊麻來說,是無意義的。
防曬係數的測定標準為:塗抹在皮膚的防曬乳液厚度為每平方公分兩毫克(2㎎/㎝2)。
研究顯示,一般人僅塗抹0.5~1毫克的厚度。塗抹不均勻也會影響防曬效果,因此2003年版的皮膚科Fitzpatrick教科書建議,塗抹兩層的防曬乳液,可以較為均勻及提供較好的防護。
但如果防曬乳貴鬆鬆 如安耐曬 相信很多人無法豪邁的抹下去
所以依麻會買個兩罐 一罐平價的 259元
Biore蜜妮 含水防曬保濕水凝乳 50g
像乳液一樣 滿快吸收的 吸收完也不粘膩
臉跟身體都可以用 伊麻兩年已經用掉了10罐有吧
(因為平價 所以常拿來抹夏天穿短褲的大腿 但若下水 伊麻是抹安耐曬)
另一罐是安耐曬 價格約700多吧
像大腿這種面積大的 伊麻就兩罐一起豪邁的抹~
不過如果要下水玩 伊麻是單抹安耐曬
畢竟伊麻也不是每周去墾丁
不常下水的伊麻 一罐大概用一個夏天
現在也會用露得清噴的 399元 水肌因 溼膚防曬噴霧
(因為方便) 在海邊沒有辦法洗手時 就用噴的
這些小傢伙 幫伊麻夏天有白白肌可以露唷
若真是曬傷了 傷口會歷經 紅 腫 熱 痛. ...起水泡的過程
曬傷前三天是最痛苦的時候 甚至會很痛 這時候要好好照顧自己的皮膚
不要刺激 不要穿太硬會摩擦的布料衣服 可以適時的冰敷...
再不然就得擦藥膏了....
完全好 大概要3~7天 但若不好好照顧他 甚至要更久
至於曬黑後的白回來 伊麻親身經驗 要2~3個月
4. 曬傷時,先冷敷或冷水浴
剛曬傷的時候,沖冷水澡、敷上毛巾或冰袋可以減緩皮膚的發炎反應,把毛巾浸溼後敷於曬傷的部位,冷敷的時間以每次二十至三十分鐘為限,到毛巾不冷的時候再做更換,每天二到五次,按曬傷程度進行。冷敷的方式跟發燒一樣,不建議對曬傷的患部直接使用冰塊,若處理不慎可能導致凍傷。
5. 敷蘆薈或絲瓜水
蘆薈的功能很多,燒燙傷或曬傷的時候,使用蘆薈凝膠有消炎滋潤的功效,可以緩解曬傷的症狀,幫助傷口癒合,且不會留下疤痕。蘆薈本身有抗發炎的效果,內含有「葡甘露聚糖」,有加速組織癒合的功效,對曬傷的患者好處多多。
絲瓜水的效果與蘆薈凝膠相仿,前者為液態、後者為膠狀,並且絲瓜水的成分較為天然,但是敏感性肌膚不適合使用,可以先簡單塗抹於手部測試,確認無虞後再使用。
6. 其他注意事項
(1) 曬後6-8小時都算是曬後急救期。
而72小時則算是曬後黃金期,可針對暴曬予以肌膚不同護膚方式,例如補水、美白或修復。曬後的6-8小時內,所說的保養是減緩皮膚的刺激及不適現象(減少紅腫刺痛),而之後的72小時就能針對怕曬黑曬乾部分來處理(美白)。
(2) 曬前曬中曬後都應該多補充水份
曬傷過後仍應繼續補充水分,但是冷飲應該避免,避免造成腸胃不適的情況。
(3) 皮膚也要加強保濕
曬傷之後的肌膚極度缺水,因此要幫肌膚多補充水份,也要幫皮膚補充水分。
可以使用含有維他命B5的保養品,能刺激細胞分裂再生並組織修復,增加肌膚之玻尿酸含量,讓肌膚常保水水透亮。
(4) 暴曬之後別急著美白、去角質
一定要讓肌膚完全鎮靜下來,不再疼痛紅腫之後再加入美白成分的產品進行修復。
當然,肌膚在受傷的狀況下,盡量多用保濕產品,且暫停去角質等刺激的行為。
(5) 頭皮 眼睛 嘴唇 耳朵 後頸 也要防曬
頭皮部分 伊麻會戴帽子 或拿雨傘 避免頭頂久曬 (伊麻曾經有過頭皮泛紅+些微疼痛)
眼睛可以用有防紫外線的墨鏡來擋 (不是有顏色的就好唷)
最常被忽略而導致曬傷的部位包括:耳朵、脖子、頸後、手臂與小腿。
防曬效果的優先順序:不曬太陽 > 遮蔽 > 擦防曬品
(這是伊麻去澎湖時的基本配備,要拍照就脫下,拍完照再趕快穿回)
能不曬太陽就不要曬太陽,不得已要曬太陽時能遮就遮,遮不住的才擦防曬品。
即使是最普通的T恤和遮陽帽,防曬效果都優於任何防曬產品。
另外
避開陽光最強的時間
當你自己的影子比你的身高還短時,最好不要曬太陽。
(像上圖的影子長度就不適合曝曬在太陽下)
(就是太陽位置在仰角 45 度以上時,最好不要曬太陽)
抱持著更積極的防曬態度,姐姐妹妹一起在夏日盡情使white吧!
請記得幫伊麻按個推唷